資訊中心

NEWS

功能性低聚糖對免疫抑制小鼠腸道免疫調節的影響

2020-04-07

文獻簡介

文研究大豆低聚糖對免疫抑制小鼠腸道菌群生態改善以及環磷酰胺的免疫功能的作用。結果表明大豆低聚糖能夠顯著增加腸道微生態的多樣性,改善腸道生態環境。同時也研究了大豆低聚糖對小鼠免疫調節能力的影響。


功能性低聚糖對免疫抑制小鼠腸道免疫調節的影響

Impacts of functional oligosaccharide on intestinal immunemodulation in immunosuppressive mice

期刊名稱:Saudi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時間: 2019/8/27   影響因子:1.257


背景

作為非消化性食物成分,益生元通過促進結腸特定細菌來改善宿主的健康。大豆低聚糖是從大豆種子提取的一種安全的益生元,主要含有由蜜三糖、水蘇糖、蔗糖生成的可溶性寡糖。大豆低聚糖可以通過促進腸道特定有益菌的發酵來增加免疫力。然而發生該功能的具體機制還不清楚,關于大豆寡聚糖如何影響小鼠腸道菌群數量和免疫調節還缺乏相應的研究。


研究結果


本實驗設計分為6組,分別為:對照組(攝入鈉離子),模型組(攝入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陽性對照,高劑量、中劑量、低劑量大豆低聚糖組,這四組均進行免疫抑制處理。首先,攝入不同劑量的大豆低聚糖對小鼠腸道菌群產生了影響。相對于對照組結果顯示隨著攝入大豆低聚糖劑量的增加,雙歧桿菌的含量增加與之成正比(圖A)。而中劑量的大豆低聚糖攝入導致乳酸菌含量增加最顯著(圖B)。



相反大腸桿菌、腸球菌、產氣莢膜梭菌在攝入高劑量大豆低聚糖組含量要低于對照組。這表明攝入大豆低聚糖會增加腸道有益菌含量,同時降低有害菌的含量。接下來,研究者對大豆低聚糖攝入對免疫抑制小鼠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分別研究了對細胞免疫力、抗體形成細胞水平、血清溶血素水平、單核細胞、巨核細胞功能、細胞因子分泌的影響。來看看具體的結果。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免疫抑制小鼠的ConA激活的T淋巴細胞和LPS激活的B淋巴細胞均顯著被抑制。高劑量的大豆低聚糖攝入對小鼠T淋巴細胞激活增加,而中劑量的大豆低聚糖攝入對小鼠T淋巴細胞激活顯著增加。雖然大豆低聚糖的攝入可以改善小鼠免疫功能,但是和正常組小鼠相比,免疫抑制組小鼠免疫功能還是顯著降低。


同理攝入大豆低聚糖對抗體形成細胞水平(表3),血清溶血素水平(表4)的影響與脾臟淋巴細胞的影響相一致。





研究的結果再一次表明大豆低聚糖可以改善免疫細胞的增生和激活功能,但是不能彌補免疫抑制所造成的免疫損傷。


總結語

1、大豆低聚糖的攝入針對性的提升了腸道菌群增生,并改變了腸道菌群的成分。

2、大豆低聚糖的攝入顯著增加了腸道有益菌的數量,抑制有害菌的增殖,并減少蛋白質在大腸的分解。

3、大豆低聚糖可以改善免疫細胞的增生和激活功能,但是不能彌補免疫抑制所造成的免疫損傷。

DOI:10.1016/j.sjbs.2019.08.019

 益生元通過靶向腸道菌群及屏障功能緩解NOD小鼠的自身免疫癥狀

 特定的菊粉果聚糖纖維通過調節腸道免疫、屏障功能和菌群穩態來預防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不可消化的低聚糖直接調節宿主激酶活性從而影響宿主炎癥應答的過程而短期內不會改變腸道菌群結構


一本色道